英国诺丁汉大学生物学家、1996年参与克隆羊“多莉”研究的基思-坎贝尔教授指出,转基因动物并不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除非科学家故意让它们携带上一种基因,让它们的奶具有毒性。他说:“如果方法得当,转基因研究能够提供更健康的食品,让消费者获得巨大益处。”
研究成果;奶牛2014年10月3日,中国吉林大学农学部成功培育世界第一头赖氨酸转基因克隆奶牛。取名为“织女”,英文名字叫Lys(音译“丽丝”)。作为国际克隆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它的繁育成功,凝结了一批科研人员的心血,也使高赖氨酸牛奶的生产成为可能。[1]
2015年3月,中国科学家培育出抗肺结核病毒的转基因奶牛。中国西北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借助高端转基因技术在黑白花奶牛体内注入了一种老鼠的基因。这种基因能保护奶牛抵抗低水平的肺结核感染。这项研究的长期目的是通过繁殖出抗病的牲畜避免屠宰患病牲畜的需要。科学家们在研究论文中称:“我们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控制和预防牛结核病,并且将繁殖抗病动物的研究带入一种全新的领域。”德国家畜遗传研究所的Heiner Niemann教授声称:“这些发现代表着我们向培育出抗病家畜的研究又跨出了一步。但这种方法是否能够让奶牛在高密度的病原体接触下抵抗肺结核病毒感染,仍然有待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