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参加2013年APEC峰会及李克强总理参加东亚峰会期间,与东盟其他各国签订了一系列高铁产业合作协议:10月2日习主席与印尼总统签署200亿美元投资合作协议,包括投资15亿美元参与雅加达30公里单轨铁路建设;10月4日习主席与马来西亚总理商定2017年1600亿美元的双边贸易额目标,并鼓励中国企业参与马来西亚北部发展和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高铁建设;10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泰国访问时,与泰国总理英拉在曼谷发表了《中泰关系发展远景规划》,称中方有意参与廊开至帕栖高速铁路系统项目建设,泰国将以农产品抵偿部分项目费用,这一合作方式被媒体形象称为“高铁换大米”。
在未来(2013年开始)10年内,中国出口建设的这批高铁,将在东南亚地区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促进东盟各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以及农产品的出口,还能密切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联系往来,探索新的贸易合作增长点。
国际反应;日本日本自称就是其受害者,日本的醋意使原本已陷入谷底的日中关系再添一层浓浓的迷雾。日本是当今世界最早发展高速铁路成功的国家。1964年诞生的新干线子弹火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210公里。2011年,日本援引日本官员的话称要集“全日本”之力支持基建出口。各部门都敦促政府关注中国的动向,因为“日本的对手已经不是西门子和阿尔斯通”
在2011年初日立锁定英国项目的公开会上,相关项目日本负责人赞美日本高铁“运营可靠”的同时,暗有所指地说, “与那些新兴技术国家相比,日本拥有他们不具备的高铁安全运行的历史纪录”。之前就流传于日本的“中国高铁技术抄袭日本”之说现在更为盛行。日本政治评论员笠山建也在《产经新闻》上宣称,“高铁是日本的国家技术,却被中国霸占”。网络媒体 “搜索中国”要求日本政府在国际场合更多揭露这一事实,并诉诸法律”。
美国;在2011年1月的美国国情咨文中谈到修建美国高铁的重要性时,奥巴马两次提到中国高铁,称对于修建了历史上第一个铁路网和州际高速公路网的美国,没有理由(听任)欧洲和中国造出最快的火车。他在发布国情咨文的第二天就到佛罗里达州,宣布斥资80 亿美元打造美国高铁网络,不过这一计划在2011年2月16日遭到佛罗里达州州长否决。
德国;中国进入“高铁时代”激发了世界新一轮“高铁热”。 印度一个长久以来雄心勃勃的项目开了绿灯,铁路方面选定了6条线路,准备进行高速旅客列车的可行性研究。德国高铁一直在推销磁悬浮,并不太顺利,自从中国等国家赶上后,德国也加快了前进步伐。德国2011年宣布要经营荷兰的高铁线路,德国第一辆高速火车ICE1988年就创造了时速406.9公里的纪录。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铁路网,同时,中国高铁已经成为西门子等国际高铁技术公司的强大对手,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志在必得。与此同时,中国又是美国通用、加拿大庞巴迪等多国高铁公司的合作伙伴。2011年,“高铁外交”还主要是西方国家,2013年,这种外交就会随着“高铁热”进入南美、亚洲、非洲等更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