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宽阔的文昌中路的中心,矗立着一座千年石塔。从前,这里还有一座僧院,名叫惠昭寺,亦称木兰寺。如今寺院已经荡然无存,可是,“饭后钟”的历史却从唐代一直流传到现在。石塔寺本晋代遗刹,名蒙因显庆禅院。唐开成三年(838年),得古佛舍利于木兰院,建石塔藏之,易名石塔寺。
唐代王播少孤贫,就食于石塔寺,随僧众听钟声就餐,久之,为寺僧所厌恶。有一次,故意先吃后敲钟,让他扑了个空,待王播赶到,僧众已经餐毕,使王播非常难堪,乃题诗两句于寺壁而去。后王播离寺他去,发愤攻读。20年后,王播以淮南节度使高位重访此处,看到他昔年所题诗还在,而且僧人们小心翼翼地蒙上了一层碧纱,奉若珍宝。僧人们一反前态、极尽谄媚的嘴脸让王播想起当年,对世态炎凉感慨至深,另又新作一首“二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而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石塔寺也因此出名。
此外,郭沫若题写的对联:“骑鹤楼头,难忘十日,梅花岭畔,共仰千秋。”以及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等诗句都大大提升了扬州景点的知名度。
制作方法;对于自己的古诗地图,成亮还有些不太满意。地图是网上下载下来的,只是用美图秀秀修剪了下,清晰度不是太好,要是能搞成手绘地图就好了。成亮希望有艺术设计大学生和他一起合作,描绘古诗地图,将美景与文化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