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陆港”后,内陆地区的货物可以实现一站式报关、报验、订舱、集疏运、储运、包装、分送等,实现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的“无缝对接”,使沿海港口的运输、装卸、物流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至货源腹地。海铁联运通过铁路把沿海港口与内陆省份衔接起来,海关、检验检疫等关口前移,实现“内地报关、口岸转关”、“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不仅使货物运输出海的时间大大缩短,且因海铁联运的集装箱规格是统一的,这样又节省了一批集装箱的费用。
利用集装箱班列进行运输比利用公路运输集装箱的成本要节省50%左右。通过“陆港”,利用区域通关政策,货主的成本一般可以下降20%左右。
4、促进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内陆地区国际经贸的发展需要便利的国际物流通道作支撑。当前,内陆地区在吸引投资方面具有地价低、人力资源成本低等诸多优势,但由于地处内陆,货物在进出口环节上手续多,时间长,物流成本高。国际陆港使内陆城市有了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减少了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环节、加快了通关速度,为当地的国际贸易提供了方便的口岸与物流综合服务,提高了内陆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
同时国际陆港还有助于内陆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一些内陆地区有了直通境外的国际陆港后,会吸引众多投资商的眼球。
5、互利共赢,实现多赢局面
首先,建设陆港有利于扩大沿海港口的经济腹地,保证沿海港口物流供应链顺畅;同时,进一步提升沿海港口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其次,对于陆港城市来说,可以拉动当地经济,实现城市间的共同发展。陆港项目将对当地城市有着长远的经济和社会影响:一方面,有利于贸易量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将陆港城市的区位优势延伸为具有沿海国际性港口城市的优势,实现区域优势的突破性飞跃,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构筑更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有利于陆港城市物流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综合性物流中心的迅速崛起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陆港内的一站式“无缝对接”服务,给港口、货主、铁路、内陆城市等各方带来利好。
展开全文